[2]马士此书,由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组译(译者区宗华),林树惠校,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我于1994年元月接到承担本书整理校订译稿任务的中山大学章文钦教授的赠书。
补记
书院产生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最初是指官方收藏和校勘书籍的场所,后经由士人大儒的文化自觉,成为官学体系之外的研习讲学机构。自唐初至清末,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承继孔门遗风,以修己安人、成德济世为宗旨,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鸿儒贤达,也形成了一整套教学与管理的优良传统。
晚清以降,随着近代学堂兴起,书院逐渐衰落而最终被废,加之&ldo;五四&rdo;与&ldo;文革&rdo;的激变,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出现断层。近百年间,几代国人失去了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滋养。
梁启超先生曾言:&ldo;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之不发明。&rdo;然而,本国学术思想之发明非一代人可以成就,须&ldo;由其民族自身传递数世、数十世血液浇灌、精肉所培壅,而始得开此民族文化之花,结此民族文化之果&rdo;。
秋霞圃书院的创建,是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承继和阐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书院由沪上著名学者沈渭滨、葛剑雄、傅杰、朱学勤、李天纲、汪涌豪等教授联合发起,并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香港、台湾和海外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共同参与教学与研究。
《秋霞圃人文典藏》系列丛书为秋霞圃书院学术委员及其他优秀学者专门研究之著作,陆续结集付梓。&ldo;纫秋兰以为佩&rdo;,经由诸多学人精心培育,必会给读者带来怡人馨香。当然,文化的薪火相传仅靠一己之力尚难以点亮国人心灵,需要更多高士大德汇聚,摒弃地域之见、门第之分、院校之别,超越功利,集聚起来,和合共生,让中华文化重光。
若有重建人文精神之意愿,则书院传统必为珍视之资源。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发挥&ldo;匡翼&rdo;学校之不逮功能,正是今日振兴文化、重建民众心灵家园不可忽略的课题。
心如风,尚待吹起,对望深沉,百年如一。书院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醇情亦如是!
李耐儒
甲午仲夏于嘉定孔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血性 荒野寒山 我把青春献给你 拿下 汉武大帝 俄罗斯套娃 努尔哈赤评传 顾城诗歌全集 李清照评传 玉垒浮云 尾巴 思想的天鹅 李鸿章传 迎春花 我的帝王生涯 热风 独家蜜爱:晚安,莫先生 老子他说 陈香梅传奇:她在东西方的奋斗 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