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趋精严,但内容的狭小、贫乏却严重地影响着这种新诗体在艺术上的发展,
即使是杜甫也未能例外。例如作于乾元初年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紫定殿退朝口号》、《题省中壁》等诗,内容近于应制诗,艺术上也并不
比其他诗人高明。2但是杜甫的七律很快就打破了“应制之体”的束缚:
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
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此诗亦作于乾元初年,可是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已体现了新的气象。刘辰翁评
曰:“小纵绳墨,最是倾倒,律诗不甚缚律者。”(《唐诗品汇》卷八四引)
此诗声调谐婉,对仗工稳,并不象杜甫的晚期七律那样拗峭偃蹇,为什么竟
是“不甚缚律者”呢?蒋金式评曰:“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
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杜诗镜铨》卷四引)这是从意脉语气的
角度作出的回答,说得很好。但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此诗的内容已
经与“应制之体”相去甚远了:诗从落花写起,在无可奈何的伤春情绪中浸
透着深沉的人生感慨,第三联的写景中更融入了对国家兴衰的伤感。举凡歌
功颂德之语,端庄华丽之景,都已一扫而空。不平衡的感情注入了以对称、
平衡为基本特征的形式之中,就是此诗“不甚缚律”的深层原因。随着杜甫
人生阅历的越来越丰富,人生感慨的越来越深沉,他的七律也离“应制之体”
越来越远。杜甫入蜀以后,他的七律已经以抒写漂泊支离的身世之感和忧国
忧民的情怀为主要内容,从而完成了为七律题材开拓新天地的使命。这种开
拓在七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七律中注
入了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内涵,使这种诗体彻底跳出了宫廷和贵族生活的小圈
子,从而成为能够表现社会、时代等广阔内容的新手段。1管世铭云:“七言
律诗至杜工部而曲尽其变。?其气盛,其言昌,格法、句法、字法、章法
无美不备,无奇不臻。横绝古今,莫能两大。”(《读雪山房唐诗钞》卷一
八《七律凡例》)诚为确论。七律艺术所以会在杜甫手中臻于成熟而且曲尽
其变,题材内容的开拓是根本原因。
刘熙载曰:“律诗声谐语俪,故往往易工而难化。”又曰:“律诗不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毒不女配 无处可藏 天下第二权臣 太阳公主(印加帝国三部曲之一 媒子鸟 鬼网三之窥仙记 [剑三]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遍地熟女 大棋局 头号婚令:军少,宠宠宠 溺宠:爱妾好难缠 超级状师 大纵深战役理论 星际第一扛把子 猫咪幼儿园(星际)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 骨王 我的老婆是小妖精 青梅煮酒话西汉 战斗司书与黑蚁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