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中文网

九九中文网>杜甫评传陈贻焮PDF百度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年的诗中却有着下面这样的作品: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见萤火

巫山秋夜萤火飞,疏帘巧入坐人衣。勿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前星宿稀。却绕井栏添个

个,偶经花蕊弄辉辉。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浦起龙赞扬第一首:“夜泊之景,画不能到。”(《读杜心解》卷六)此诗

的成功之处在于纯用白描,而对于这种荒江静夜、鹭宿鱼跳之景,只有充满

生活气息的口语才能传其神。此诗中的“联拳”和“拨刺”,仇兆鳌分别注

为:“群聚貌”、“跳跃声”(《杜诗详注》卷一五)都是俗语,全诗也都

用口语写成,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二首的情况也是如此,清人顾宸评此诗:

“萤尾耀光,迭开迭舍,不停一瞬,如弄光然,‘弄’字工于肖物。”(《杜

诗详注》卷一九引)我们认为“弄”字确实“工于肖物”,但应该指出,“弄

辉辉”与“添个个”一样,都是口语。而且此诗似乎是有意识地通篇皆用口

语,如第三句中“屋里”二字,本来也可用“堂上”、“室内”等,但“屋

里”更近口语。声谐语俪的七言律诗竟能纯用口语写成,这是杜甫的独擅之

技。

上述杜诗中的口语显然是来自当时的民间口头语言,也即元稹所谓“当

时语”。然而诗歌的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毕竟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对后

者进行提炼的结果。所以当诗人们要想卓有成效地从人民口头语言中获取营

养以丰富自己的诗歌语言时,最佳的途径就是学习民歌,因为民歌中的语言

已经经过千百次的提炼,它既是生动活泼的民间口头语言,又是优美精炼的

诗歌语言。杜甫正是这样做的。杜甫非常注意学习民歌,这包括下面两种情

况:

首先,社甫注意学习古代的民歌。前人论述杜诗“无一字无来处”,也

包括杜诗对《诗经》、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字句的运用,那些字句表面上虽

为书面语言,实际上却是积淀在古书中的民间口头语言,因为《诗经》及汉

魏乐府诗中的大部分作品本是古代的民歌。杜甫的乐府诗虽然“即事名篇”,

不复沿袭古题,但它们不但在精神上与古代民歌一脉相承,而且在语言上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老婆是小妖精  骨王  无毒不女配  遍地熟女  大纵深战役理论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大棋局  溺宠:爱妾好难缠  战斗司书与黑蚁迷宫  媒子鸟  头号婚令:军少,宠宠宠  青梅煮酒话西汉  天下第二权臣  太阳公主(印加帝国三部曲之一  超级状师  猫咪幼儿园(星际)  无处可藏  鬼网三之窥仙记 [剑三]  星际第一扛把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