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为什么要死?&rdo;她叉着腰向母亲质问,&ldo;就为了便宜那两个畜牲?就为了如了他们的意、称了他们的心?我们死了,他们才求之不得哩!便只是为了不让他们这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也不要死,我也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得意洋洋,气他们个半死!&rdo;
可是,如今竟是她自己想到了死!想到这她一直鄙弃的弱者之为!
可是,不死又能怎样?真的要一辈子在这庵堂里终老一生?那岂不是更加生不如死?
夜,就在这耳边的讥嘲和内心的煎熬中过去。
天,亮了。
她仍趴在案上,眼中的泪已流尽,桌面也已干成一片泪渍。她象一具死尸一样伏在那儿,连悲痛之情也似枯萎。
突然,门外呼啦的涌进了一群人,当中一个高声叫道:&ldo;武媚接皇后口谕!&rdo;
她仍是一动不动的伏在那里,好象什么也没听见。
那人皱一皱眉,又叫一声:&ldo;武媚接皇后口谕!&rdo;
她始终不动,只在心里想:&ldo;皇后口谕?哼哼,定是那女人听说了我昨天对李治的纠缠,这会儿来报复我了。&rdo;她已是哀莫大于心死,在她来说天大的事顶多也不过一死罢了,如今的她又何惧一死?
这时有两个人走了过来,一边一人将她强行拖了起来,按她跪到地上去。
那人便开始宣读起这道她一生之中最神奇、最不可思议的口谕:&ldo;皇后圣谕:&lso;武媚温柔贤淑,皇后见之甚喜,特准留发还俗,返回宫中,为皇后之侍女。即日起行,不得有误,钦此!&rso;&rdo;
这一句句话传入她耳中,她都听到了,但一时之间却又一句也没听懂,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茫茫然之中不知被谁拉了起来,扶了出去沐浴更衣,然后轻车快马,眨眼便回到了她阔别四年的皇宫。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也太好了,有整整一个月里她还不能相信这是真的。最后,她才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时宫中李治的王皇后正与一个妃子萧淑妃争宠,王皇后争不过那萧淑妃,便想另找一个女子进宫去分薄萧淑妃的宠幸。那天她发疯似的要见到李治;李治读她那诗时泪落如雨、显是对她大有旧情难忘之意的情景,王皇后远远的都看在眼内。王皇后心生一计,想到若救了她出来,安排她到李治身边去,一定能受李治的宠爱,由此或可使李治从此冷落那萧淑妃。王皇后又自以为武媚是她自己救出来的,必然会对自己感恩戴德、不会与自己争夺李治的宠爱。
&ldo;一定是父亲在天之灵在保佑我,上苍才会赐予我这样的良机!&rdo;她这样满怀感激的想,却半点也没想过要感谢那王皇后。&ldo;哼,你不过是利用我罢了,我也正好以利用你来报答你!&rdo;
在此之前,她只痛恨李治的懦弱无能,可这时他的懦弱无能却教她高兴得梦里都要笑出来。她不过略施手腕,只短短两年之间已将李治捏在掌心,一嗔一笑之际便可教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对她服服贴贴、言听计从。这一来,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反而化敌为友,联合起来在李治面前与她相争。但这时她们才醒觉可就太迟了!无论她跟她们争什么,李治就只听她的一面之辞。
而且她很快就生下男孩,那王皇后却始终没有子嗣。她又悄悄的在自己的女儿熟睡时将之扼毙,然后栽赃到王皇后身上。李治闻讯勃然大怒,连声高叫:&ldo;皇后杀了朕的女儿,皇后杀了朕的女儿!&rdo;
她遂乘机哭闹要李治废了王皇后,&ldo;否则,&rdo;她哭着说,&ldo;今次是我的女儿,下次就是我了,再下次只怕会是皇上您啊!&rdo;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一幕。
屏风后的武媚思如潮涌,殿内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闻言却俱各大惊。
长孙无忌高声道:&ldo;皇上何出此言?皇后出身名门,又是先皇为皇上亲自挑选的妻子。当年先皇临去时,曾拉着皇上的手对臣说:&lso;朕的好儿子、好儿媳,现在就交托给你了。&rso;这话皇上自己也是亲耳听闻的。言犹在耳,皇后又不曾有过什么过失,怎可轻易罢黜?臣不敢为了奉迎皇上的意思,就违背先皇的遗命!&rdo;
李治强道:&ldo;先皇又何尝不曾嘱托朕要善待恪哥哥?可是恪哥哥犯下弥天大罪,便是罪无可恕;皇后&lso;不孝有三,无后为大&rso;,为什么就不能罢黜?朕只怕对兄严而对妻宽,会招来物议,说朕这是上下其手!&rdo;
长孙无忌登时哑口无言,心中暗暗气恨,想:&ldo;你这小子,竟也会&lso;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so;,拿我的话来堵我的嘴巴?&rdo;
他一时无言以对,那边褚遂良便急了。他虽是不满长孙无忌的专横,但这件事上他却是义无反顾地站到长孙无忌这一边来的。
原来在贞观晚期,朝廷之上出现了两个势力圈子: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是关陇一地出身,以原来的关陇世家为首,他们虽然不一定与关陇世家中的人有亲缘关系,但都统称为&ldo;关陇派&rdo;,如长孙无忌、褚遂良、李靖等都是这一派的人;另一个势力圈子里的人都出身于山东,因此称为&ldo;山东派&rdo;,如魏征、徐世绩、秦琼、程咬金等均属这一派。李世民本人就是关陇世家的出身,自不免偏爱&ldo;关陇派&rdo;的人,但&ldo;山东派&rdo;中也人才济济,不可轻忽。是以李世民临死时任命的托孤辅命大臣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ldo;关陇派&rdo;的,徐世绩却是&ldo;山东派&rdo;的。三个辅命大臣中有两个是&ldo;关陇派&rdo;的人,表面看来朝廷中是&ldo;关陇派&rdo;占了上风。但自从李靖去世后,徐世绩成了掌握军队兵权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在军队之中却是&ldo;山东派&rdo;占了优势。事实上李世民手下的武将大多出身山东,&ldo;山东派&rdo;在军中的声势一向比&ldo;关陇派&rdo;显赫。这两派一者控制政权,一者躁纵兵权,李世民在世之日当然都受着他的节制,不敢为派系之争而公然对峙。李世民死后,这六年来总算一直还相安无事,未发生过什么正面冲突。那王皇后也是出身于&ldo;关陇派&rdo;,是&ldo;关陇派&rdo;掌握后宫控制权的一枚重要棋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之间就算有什么个人恩怨,这时面临&ldo;关陇派&rdo;势力被削的危急关头,自然都得暂且捐弃前嫌成见,先要合力阻止李治废掉王皇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还金奇情 机战神座 点亮星星的人 四妹子 不要看不起技校生啊!他可是隐藏大佬 安全五处 最后一次收获 初夏 梆子老太 妙手兰花 康家小院 十八岁的哥哥 陈忠实短篇小说集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青丝妖娆 夭折 大战和中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七卷) 蓝袍先生 凤凰于飞 夏日午后的老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