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中文网

九九中文网>大唐风云录35 > 第272章(第1页)

第272章(第1页)

李治面色苍白,颤声道:&ldo;恪哥哥谋反之事,当真……当真是实有其事?&rdo;

长孙无忌厉声道:&ldo;皇上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臣故意诬陷他不成?&rdo;他一边说,一边额上太阳袕突突乱跳,想起了与李世民生前那次令他大为尴尬狼狈的对答。

那次李治接连病了好几个月,一直没有起色,李世民大感焦躁之间,急召他入宫,劈头第一句就是:&ldo;雉奴如此体弱多病,岂可胜任一国之君日理万机的重担?朕已下了决心,要改立恪儿为太子,你怎么看?&rdo;

他大吃一惊,马上道:&ldo;此事万万不可!&rdo;

李世民盯视着他双眼,冷冷的道:&ldo;是不是因为恪儿不是你的外甥,所以你就不肯辅助他?&rdo;

他再也没想到李世民会如此露骨地揭破他的私心,一时之间又羞又怒又怕,满面胀得通红,口中却强道:&ldo;皇上既是如此看待臣,那又何必问臣的意见?只管一声令下废立太子,将臣也治罪好了!&rdo;

他这一番激愤之言果真吓住了李世民,他半晌不语,终于道:&ldo;你这分明是在逼朕陷于不义之地!&rdo;

他听李世民的语气松动了,心中暗暗舒了口气,忙道:&ldo;臣岂敢?皇上将废立之事如此儿戏待之,才是自陷于不义之地。皇上当年在臣下面前多番流露以李泰代承乾之意,才致承乾谋反之祸,难道到了今天还要重蹈覆辙?太子仁厚,乃守成之良主,自立为储君以来未犯一错,如今若只因小小病痛而废之,四海之内,有谁能服?太子有神灵呵护,一定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一点点小病,很快就能痊愈。举棋不定、优犹寡断,败亡之兆也,何况是立储这样的大事?&rdo;

李世民沉吟不语,最后挥手命他退出,此后不再提及改立李恪之事。幸好李治不久也病愈康复,他那一直悬在半空的心才放下地来,但以后每每一回想到李世民那句尖刻的追问,总是不禁羞愤难当,暗暗在心里发誓要报复李恪:&ldo;好小子,你只管得意,总有一天教你死在我手上!&rdo;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为了与其长子房遗直争夺家产不成,竟致负气陰谋作乱,他便乘机将李恪也栽了进去,指称李恪是房遗爱的背后主使。

这时李治听到他这么说,吓了一跳,忙道:&ldo;舅父何出此言?朕绝无怀疑舅父之意。&rdo;

长孙无忌面色一缓,道:&ldo;既是如此,便请皇上下旨处死李恪,以儆效尤!&rdo;

李治迟疑道:&ldo;恪哥哥犯上作乱,确是他的不对,但朕与他毕竟一场兄弟,岂可自残骨肉?依朕看,只需削了他的王号,将他贬为庶民,这惩罚也已足够了吧?何必要多伤人命?&rdo;

长孙无忌神色一凛,道:&ldo;不臣谋乱乃十恶不赦大罪之首,岂可如此轻判?皇上虽是心怀仁慈,但若如此回护这等奸恶小人,只怕天下再没有人会敬畏皇上的威严,全都铤而走险起来作乱了。&rdo;

&ldo;舅父此言太过了吧?先皇在世之日常常叮嘱朕说,民犹似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岂可不畏?应是为君者畏民,不是为民者畏君。一国之君当以德服众,而不是滥施酷刑威吓百姓。&rdo;

长孙无忌听得又好气又好笑,心想:&ldo;你这小娃娃,真是将李世民当作是什么天神来拜了,他说什么你就听什么,还记得这般牢靠,在这个时候搬出来与我为难。&rdo;口中却道:&ldo;皇上英明。但先皇也曾言道,为君者不可&lso;徇私情、背公道&rso;,否则难求吏治廉平之至境!。&rdo;

李治默然良久,又道:&ldo;舅父所言固是至理,但先皇在世之日曾对朕千叮万嘱,要朕善待恪哥哥。朕也已当着先皇和杨妃之面立下重誓,须当终生保护他平安喜乐,决不听信奸言离间兄弟之情。恪哥哥误听小人摆布,犯下此弥天大罪,诚然是他的不义;但朕既为一国之君,自当千金一诺,恪守此盟,不可失信于人。&rdo;

&ldo;但是……&rdo;长孙无忌还想再争,李治却已抢先打断他的话头,道:&ldo;朕知道舅父是一心一意为朕着想,但朕对先皇有此一誓,无论如何也不能背弃。否则先皇在天之灵岂能安心?朕就算不是一国之君,至少还是为人子者,若对父亲也不能言出必践,失信于人还在其次,这不孝之名,教朕如何担当得起?舅父若真是为了朕好,便不该如此陷朕于不孝无义之地!&rdo;

长孙无忌再也想不到李世民竟背着他还安排了这么一着棋,这时虽是愤懑难平,但李治毕竟是君、自己毕竟为臣,他已说得如此坚决,自己再逼下去可就太过不遵臣道、有胁迫君王之嫌了。看来惟今之计只有暂且放下此事,以后再另寻李恪的岔子治死他。于是他咽了口气,道:&ldo;皇上宅心仁厚,实非臣下所及。&rdo;退到一边去了。

正在这时,殿外忽有传报:&ldo;晋阳有急报求见皇上!&rdo;

李治命传见。

驿报进殿叩见后道:&ldo;启禀皇上,晋阳前几天发生地震,死伤五千多人。当地官府求请朝廷立即派发物资人员,以救援受灾百姓。&rdo;

李治闻之骇然道:&ldo;真有此事?朕听先皇教诲,为人君者时时刻刻都有天上神灵监看着一举一动。如果君王自恃是天子,以为可以为所欲为,做出荼毒苍生的恶行来,就会上动天怒,发生地震、旱涝等天灾,以作警戒。朕自问即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勤勉,何以今日竟会招致这样的天谴?何况晋阳乃我李氏龙兴之地,发生这样的灾变,莫非朕真是无意之间犯了什么过错,以致触怒上苍?&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夏日午后的老人茶  夭折  十八岁的哥哥  陈忠实短篇小说集  大战和中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七卷)  青丝妖娆  康家小院  最后一次收获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机战神座  还金奇情  梆子老太  不要看不起技校生啊!他可是隐藏大佬  初夏  点亮星星的人  四妹子  凤凰于飞  蓝袍先生  安全五处  妙手兰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